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业务电话:0317-8023730 15030772030
站内搜索:
热门推荐
  • 电话:86-0317-8023730
  • 传真:86-0317-8308286
  • 手机:15030772030
  • emall:btclby@126.com
  • 网址:www.bttyby.com
您正在浏览:首页 > 原创信息详情

路甬祥:智能制造是未来中国制造的核心


  两院院士、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参加了第二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在年会上,路甬祥院士接受了思客和新华网广东频道的独家专访,详谈创新创业、中国制造、人工智能等精彩话题。以下内容根据专访实录整理。

  谈创新创业——

  没有创新的创业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

  思客: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国家又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您如何看来创新与创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路甬祥:创新当然是全方位的,不光是科技创新,还有体制机制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文化理念的创新,在这当中科技创新是重要的,因为科技创新是第一推动力、第一生产力。创业实际上是把知识、信息、科技、成果等转化成为产业,转化成为价值财富,当然我讲的价值不光是经济的价值,也包括社会的价值、文化艺术、生态环境方面的价值等等。通过产业推广应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等转化成为文明推动力。所以这两者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从我自己的研究跟体会来看它们也是相互促进的。

  没有创新的创业往往带来的是重复的建设、低水平的竞争,搞不好还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只有创新要素的、有发明创造的创业它才会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我们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增添新动力,甚至能够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本身需要不断创新来支撑发展,所以创业又会带动创新,激励创新,而且把社会上的创新要素集成起来形成产业发展的动力,这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中央现在提出“双创”完全符合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规律。这次公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还提到双轮驱动,双轮驱动就是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两者也是互相促进的。

  我觉得创业不仅是已有创新成果的促进转化,企业的发展又成为引领创新的强大动力,因为企业需要创新不断持续发展,比如企业要开拓新的领域,拓展新的市场,它必然要主导技术创新去赢得未来,所以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就是这个道理。不能只是成果的转化,创业本身也为科技创新发挥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谈创新与市场——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哪些阻碍因素?

  思客:我们很多科研人员,包括高校的科研机构都有很多的成果,但在成果转化方面似乎还存在着一些困惑,您觉得这里面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路甬祥:我觉得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有理念方面的问题,当然也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问题。比如在体制方面,高技术前沿主要是在高等院校跟研究机构,因为它本身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事业单位,所以成果要从科研院所当中转移出来为企业所接受,以企业为主导来转化,这个过程要突破体制上的障碍。

  第二,理念方面也有同样的问题,因为基础与前沿探索的理念是追求卓越,追求更新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比较少地考虑产业如何应用。比如像性价比,或者为用户创造新价值这方面就相对考虑比较少一些。产业创新考虑的不光是技术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市场的竞争能力,能不能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开拓新的市场,能不能为用户创造新价值、新体验,这是它要追求的目标。所以要促进两方面理念的融合和理解。

  政策方面我觉得首先要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要尊重基础和前沿研究的贡献,其次要有一个适合转移转化的利益分享机制,比如股权期权激励机制等。现在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已经有了新的内容,新的考虑。因为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推动力是有差别的,知识创新也就是科学研究追求的是真理,不以利益为目的,解释或者解决已有知识体系当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或者是探索观察发现自然界的新现象,努力去解释这些现象。

  技术创新的价值在应用,但是技术前沿探索的动力也不全是市场驱动,也有一部分技术前沿的推动是由于创新者的想象力跟创造欲。尽管还没有市场,但是有超前的想象力跟创造力去探索技术前沿。但产业创新完全不同,产业创新就是要创造价值。现在也有更高理念的企业家不仅仅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更要追求社会共同的利益,追求社会文明和生态环保的效益,总而言之它是有具体价值追求的。

  政策实际上就要把这些利益关系处理好、平衡好,使它成为凝聚激励创新要素的重要纽带和催化剂,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跟依法保护公共和个人的财产权是激励产业创新的基石、法律的基石,我觉得所有类似的技术经济学研究都证明这一点。

  技术与产业创新要创造新的市场和需求

  思客:您刚才把两个创新都讲到,基础理论的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创新。那我国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在整个国际范围内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路甬祥:基础研究这些年在不断加强,包括增加了基础研究方面的稳定支持跟投入,也吸引培养了一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另外在大学、科学院和一些其他的研究机构当中建立了重要的研究基地。我觉得基础研究的水平也在快速提升,在基础研究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方面,中国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现在已经到了前列位置,当然比美国还有差距,在质量上面跟欧洲、日本也还有些差距。但是我相信再经过十年或者十五年的努力,我们基础研究的水平还会进一步提升。

  基础研究关键是要做科学的原创,做世界上未认知的领域,未被人发现、观察的现象,创造前人还没有的理论,或者完善虽然已经有但还不完备的理论体系,这才真正有价值,而不是重复做人家已经做过的事情。现在提倡鼓励科学原创,技术创新也一样,它有两类:一类是渐进性的创新,已有技术根据市场的需求、应用的发展不断的改进提升。另外一类是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有了这个技术以后产生产业的更新换代,开拓消费的新市场、创造新需求。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觉得现在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基础核心技术缺失,二是创意、创新设计引领的集成创新缺失。只有这两方面的提升,才能能逐步地从跟踪模仿、跟随并跑逐步走到并跑、引领相结合,最终在一些重要领域能够引领世界的位置。你要引领就必须要有创意,必须要有自己的设想设计研发,不光竞争已经存在的市场,而是要创造新的市场,创造新的需求,这就更不容易。

  路甬祥:技术研究关键是要做科学的原创,做世界上未认知的领域。

  新的创意要能经受市场的考验和用户的选择

  思客:美国公司有很多被科学界称之为黑科技的创意,包括太阳城、真空管道快车,您觉得这些项目有多少实用性?我国应该去参与类似的前沿科技和研发吗?

  路甬祥:我觉得鼓励创意、创新、创造,应该始终坚持,但在哪些领域有更多的投入,或者有更大的希望能够转化成实际应用,这还是要经受市场的考验和用户的选择,而不是过早由政府或者是由哪些专家去判断和选择。比如像真空管道快车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但作为公共交通不光要速度快,还必须考虑经济、适用,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它能不能被未来的公共交通系统所接受,我觉得还是要让以后的市场来选择检验。在新科技发展面前一是要鼓励大胆的创意、设想,另外一方面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产业化的最终选择方面发挥关键决定作用,否则也会造成一些问题。

  谈制造业——

  智能制造是未来中国制造的核心

  思客: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和升级,您在这个方面一直强调智能制造对于中国制造的作用,您认为这个过程应该是什么样?

  路甬祥:以我的观察,大体上全球制造美国处在第一位,后面是德国、日本属于第二方阵,中国现在是在第三方阵的前列。发展中国家当然中国最强。我们的制造数量已是全球第一,但是大而不强,主要表现,第一是基础还比较薄弱,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共性的技术等有许多还要依赖国外,比如集成电路进口就很大。第二是我们缺乏自主设计集成创新的产品、工艺流程,创造新的系统装备乃至于服务模式。而制造强国必须在某些产品、某些工艺技术跟装备,以至于业态创新方面在世界上领先,甚至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智能制造是核心。制造经历过不同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是机械制造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是机电结合了起来,后工业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又加了电子、机械电子一体化,而信息网络出现以后,现在和未来的制造是网络智能的时代的网络协同智能制造,制造过程、运行服务过程都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技术创新的核心。

  我们国家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三步走的目标,经过2025、2035、2050最终到全球领先的制造强国,不光是总量,创新能力都要取得世界的前沿的地位,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因为制造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主战场,同样是国家安全与民生的基石。

  中国制造文化不光要靠工匠精神

  思客:发达国家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制造业文化,比如德国的精益求精、质量过硬,日本的精细实用,美国的创新引领,您觉得中国制造业文化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路甬祥:首先,我觉得中国制造文化必须考虑几个方面:一是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要汲取各国优秀制造文化的精髓,三是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全球制造业发展提升的要求。

  最基本的,还是要精益求精。精益求精不仅指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只是精益求精的一部分。精益求精要体现在制造过程的每一个方面,比如制造过程中的合作要讲诚实守信,比如广告要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要有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这些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一定要有创新激励、创新引领的元素。

  还要强调合作共赢。网络时代已不只是零和的竞争,而是合作共赢的局面。一定要合作共赢,而不是自为一体,玩“零和游戏”。

  中国制造文化具体怎么表述,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归纳。而且这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地形成,也需要由全世界的用户来评价。比如德国的制造文化你说是精益求精、质量过硬,这是我们的印象,他们自己并没有描述。我觉得我们的制造文化正在逐步提升,但还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现在来讲就是经济实用。对中国制造文化,我们应该有目标的追求,创新引领是必需的,精益求精、诚信服务、合作共赢这些文化要素也一定要包含在内。

  路甬祥:精益求精不仅指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只是精益求精的一部分。

  谈人工智能——

  未来人工智能一定是终端跟云端协同控制

  思客:现在各国都非常注重人工智能的研发,中国很多公司和媒体也都非常注重这个技术,现在已经出现了无人机、无人车。在您看来,人工智能方面最有可能在近期普及的是什么?

  路甬祥:我觉得人工智能将会应用很广泛。对于人工智能,过去很多人定义过,它要有比较高的自感知能力、自主决策和控制能力、对安全和意外的自动预警和防范处理能力等,它要能在较少人为干预的条件下完成工作和服务。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未来人工智能跟过去不同的地方,我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一定是终端跟云端协同创新实现的智能控制与服务的。有了网络以后,人工智能就不仅是靠机器内的软件硬件系统来操纵,还可以在使用终端和云端之间实施交互协同来实现,它的水平和能力会远远超过历史上单部机器的智能行为。其实“阿尔法狗”我相信它也有很多东西是在云端计算,而不在终端。所以这是一个未来的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可以应用在生产制造业,还可以应用在各种服务领域。比如金融服务、医疗服务等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技术;学习方面,也可以用来提升学习效率;还有农业领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判断施什么样的肥料、怎么样防治病虫害等,快到收获季节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预测预判市场销售,这对农产品的行销也都会有大的帮助。

  谈教育与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和想象力,比灌输知识更重要

  思客:所有科技创新都离不开科技人才。您做过浙大校长和中科院院长,我想问您,我们的科研人员如何从整体上提高,才可以在国际上更具有竞争力?这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给予怎样的支持?

  路甬祥:说到教育,我觉得有也一个理念更新的问题。首先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高尚的人生追求、价值理念、爱国敬业和奉献精神等,这些都是根基。

  在知识方面,要注重拓展。但知识是无限的,不只在大学里面可以学,更需要终身学习。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他们奠定一个好的基础,让他们离开学校后能更好发展。所以从大学知识结构来说,更要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和科技产业发展的需求,要注重跨门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不能把知识切得太碎,学科分得过细。

  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思考方法、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和想象力,可能比灌输具体的知识更加重要。当然讲授创新创业的具体案例还是要坚持。过去我们也一直强调理论跟实际相结合、理论教育跟案例研讨相结合,同学们通过讨论案例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比如这个案例究竟哪方面值得学习,什么方面也有缺陷等。要把学校教育跟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结合起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来源:http://www.bttyby.com/yc/2690.html 齿轮油泵厂家 转载请保留链接。
更多产品:高粘度泵 高粘度泵 http://www.bttyby.com/cpzx/gnd/ | 沥青泵 沥青泵 http://www.bttyby.com/cpzx/bwb/1589.html |保温泵 保温泵 http://www.bttyby.com/cpzx/bwb/ |不锈钢泵 不锈钢泵 http://www.bttyby.com/cpzx/bxg/|三螺杆泵 三螺杆泵 http://www.bttyby.com/cpzx/lgb/9.html| 化工泵 化工泵 http://www.bttyby.com/cpzx/bwb/1597.html |船用泵 船用泵 http://www.bttyby.com/cpzx/yb/1598.html |汽柴油专用齿轮泵 汽柴油专用齿轮泵 http://www.bttyby.com/cpzx/bxg/1599.html